沒選擇地,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又接受了一次大挑戰,彷如一場夢,但身體的疲累卻又真實的不得了。
3/8第一次接觸這個case,看排時,我傻眼了,因為距離首演只剩3天,整個表演看起來還只在粗生狀態,我看見許多生澀不確定的因子,以及先天條件的困難與不足,很憂心,但總算對於聲音的呈現有了概括的印象,接下來就是對於擁有的工作條件與定位的釐清。
這是個國樂與京劇、傳統與現代的混血兒,趨近於獨角戲,但穿插著戲中戲(甚至還出現了一小段的崑劇),定名為「孟小冬京劇歌唱劇」,顧名思義,在聲音的表現上應該是很大的挑戰。
聲音的元素,除了演員外,有:
一、國樂團,編制如下:
高胡x 4、二胡(Ⅰ)x 5、二胡(Ⅱ)x 5 、中胡x 4、革胡x 5、倍革胡x 3
古箏x 1、揚琴x 2、柳琴x 2、琵琶x 3、中阮x3(首席兼彈三絃)、大阮x 2
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新笛、曲笛、梆笛x 2、
高音嗩吶x 2、中音嗩吶
豎琴、定音鼓、木琴、其他打擊
二、合唱團:10人
三、京劇文武場:8人
四、戲劇音效
在演員方面主要角色不多,但飾演主角孟小冬的魏海敏,要不斷地隨著戲中的場景、身分,情緒,變換著不同的聲腔與唱法,有傳統京劇的生旦,有梅派、余派,還有新編的歌唱曲,加上說與唱間的快速轉換,如此不同的發聲位置,音域與音程的變化,以及聲區的轉折,怎麼看都是一個難度極高的表演,非短時間可成就。
3/10有了第二次看排機會,總算可以看到實際上了舞台的狀況,由於表演場地在中山堂,原有鏡框式的舞台,要容下一個大編製的國樂團,就很勉強,這回還得加上京劇文武場和合唱團,真是擠到不行。可能因為場地的限制(沒有樂池的設計),樂團被設計置放於場景的背後,演員看不見指揮的手勢,指揮也得靠著電腦與PA監聽配合。
這場錄音所面臨的難處:
一、現場PA的影響:
由於場地與一些因素,樂團做了擴音以及監聽,一旦調校的不好,很容易會出現回授與音場混亂的問題,此外,樂手在音量上的拿捏也會受影響,當然就增加了錄音上的風險與困難。
二、麥克風的位置:
要做擴音就得用麥克風,但是眼前擴音用的麥克風與配置,並不能符合錄音的需求,種種情勢的考量下,只能自行架設一套,在動彈不得的擁擠空間裡,如何找到可行的位置,用最少的麥克風,達到音場的平衡,這真是一個大挑戰。
三、音像的考量:
在國樂團與京劇文武場混搭的狀況下,該就實際的編製位置,還是該依音樂的結構來構思,在Live混音上是一個相當難解的問題。
四、整體聲音的平衡與流暢
說白與歌唱本來音量就不同,得要follow,而聲腔與唱法也造成音量明顯的落差,加上要與龐大的樂團搭配合作,在默契尚缺的狀況下,對於Live混音真的很刺激,為求即刻的平衡與流暢,必須保持警醒—眼到、耳到、心到、手更要不著痕跡的到位,真的很費神。
此外,由於主角的音量並不大,樂團的收音麥克風又多,在武場時,如何保持音場的清晰及避免音壓過大,也是一大考驗。
就這樣,短短的幾天,許多的問題在腦中不斷地思考處理著,全然地忘我,大概因為腦袋放電過度,失眠了,而3/14轉播就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有驚無險的完成了。
轉播結束後,FD竟傳來指揮與戲劇導演要求補錄的訊息,認為有幾段音樂的表現有明顯失誤,AD花了一些時間找接點,但導播在考量了鏡頭的連接,與觀眾散場後音場的改變等問題後,認為補錄對整體影音的呈現,將造成更大的問題,於是請指揮、導演與製作人,一起看帶討論,一陣商討後決定不補收工了,但追求完美的指揮先生,看來還是無法說服自己。
其實在我看來,這部作品以如此短暫的排練時間就演出,不如人意是必然的,但經過前幾場的演出磨練,最後這場的整體表現已經算是較穩定了,在排練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技術性的掌握就是會失誤,更遑論藝術性。細緻度與精準度,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萃練,否則,就是強求了!
在看帶的討論中,指揮先生對影像的表現也提出了他的看法,認為這樣的呈現只能定位為紀錄片,沒有達到影視藝術的水平。我很認同這樣的看法,一直以來,我們對藝文類節目的轉播經營方式,就是停在這樣的層次,工作條件如此,企圖多做一點努力的人,總是辛苦且阻力大。
我發現,這次又太用力投入了,以至於晃如夢境,但又何奈,這就是我,跟指揮先生一樣,無法不追求完美,但現在的我,會站在有限的條件下,評估所謂的美麗境界,而不強求。
大哥,很高興看到您的Blog
回覆刪除我昨晚在新營錄音的時候遇到了惡劣的舞台人員,可以借您的照片一下
向工務員們解釋麥克風懸吊嗎?
感謝
吳東晏
東晏好:
刪除1.看到「大哥」這稱呼,我笑了,因為早在上個世紀,這職場已不是男性專屬的天下囉~
2.不清楚你遇見什麼狀況,但如果這裡PO的工作紀錄可以幫忙突破困境,不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