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古典音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古典音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00年英國知名樂評家諾曼.萊布希特「誰殺了古典音樂」一書,揭露古典音樂長期陷入經紀公司與唱片公司的商業操縱,逐漸失去表演藝術本質的怪現象。 11月中在國家音樂廳由基頓.克萊曼、伊古德斯曼與朱這三位音樂奇才共同合作的「誰是接班人:古典音樂家之興亡」音樂會,再次以諧謔、擬諷的方式揭露了古 典音樂市場的真實面。克萊曼在音樂會末尾更藉由馬勒憂心世紀末與作曲家魔咒「10」的音樂─第10號交響曲慢板樂章,掀起思考古典音樂何去何從的命題。

這齣創作分為上半場「過去」與下半場「現在」。在笑聲不斷的演出中,有許多發人深省之處。

例如,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具有吉格舞曲風格第三樂章的教學橋段,展現了編劇家音樂的深度與廣度,他巧妙地讓團員拉著提琴大跳愛爾蘭舞蹈(台灣熟悉的大河之舞),以舞說明吉格舞曲「Gigue」源自於愛爾蘭民俗舞蹈「Jig」的典故。

還有,華彩樂段向是演奏家展現個人技巧與才華的段落,少有作曲家著墨,克萊曼卻以2世紀俄國作曲家舒尼特克為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所寫的華彩樂段作 為上半場結束,而不是熟悉的小提琴家克萊斯勒、姚阿幸的版本,意味著古今作曲家用同一個鼓聲的音型動機發展做出不同的音樂,不但有歷史傳承意義,也恰好以 兩者音樂為「過去」做完美收尾,為下半場「現在」做引子。

下半場「現在」,無論是費里尼電影「八又二分之一」的學院派音樂家與電影工業,或是諾基亞電話鈴聲的變奏,都點出了古典音樂與企業的關係。企業當然明瞭古典音樂是為他們建立文化形象的利器,贊助樂團、音樂會不遺餘力,值得感謝。

但音樂一不小心也可能被商業行為所操縱,尤其是音樂家明星化或誇張的舞台表演,失去音樂的本質,淪為通俗與討好,這對古典音樂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

「錄音軼事」一段中,伊古德斯曼詼諧地表現了音樂與科技間最矛盾的問題。伊古斯德曼分別以浪漫派及現代方式詮釋巴赫樂曲,又模仿早期炒豆子的錄音,還故意搖晃小提琴以製造立體回音效果、模仿錄音製造出來的空間感,在在呈現錄音技術的進步對聲音的審美觀產生的嚴重影響。

此外也暗示了速度亦可靠錄音造假,甚至剪接出毫無瑕疵的音樂等既荒謬又真實的現象。

錄音技術的進步,固然可完美復原50、60年前克萊斯勒、海菲茲的錄音,令人感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難免瑕疵的現場演出漸漸無人買單,當代演奏家逐漸乏 人問津。然而音樂本來就是表演藝術、是時間的藝術,音樂家在舞台的狀況以及與觀眾的互動,都是決定演出成功與否的關鍵,這是錄音室裡永遠無法出現的情境。

因此,科技的進步對古典音樂是謀殺還是助益,最重要的還是在音樂家與音樂相關工作者心裡的那把尺,否則若養成「遙控器在哪兒?」、隨時點播大師或經典錄音的聽音樂習慣,現代演奏家的未來將更堪慮。在克萊曼與波羅的海弦樂團逗趣、精彩飾演播放器的同時,這令筆者更為憂心。

這是一場具綜藝性質、又有深度的精彩演出,從「過去」古典音樂表演發展史至「現在」科技、工業、商業操縱改變古典音樂表演與使用的現象,做了最真實貼切的陳述。狂笑的背後暗藏種種隱憂,科技日新月異下的老古董─古典音樂應如何走出新路,是目前亟須思考的課題。

(作者為樂評人)

轉載自【2009/12/05 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291655.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