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馬勒魅力 專家怎麼讚賞?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
010.11.28 03:02 am

今明兩年都是馬勒年,因為今年是他誕生150年,明年又是逝世100年。來看看這位相對於今年誕生200年的蕭邦、舒曼來說,聆聽難度較高的作曲家,在諸位專家學者眼中,到底有什麼魅力?

呂紹嘉:精神性的極致體會

● 呂紹嘉(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馬勒的音樂包羅萬象,從最細微深刻的感受,到最宏大的宇宙性效果,都可在他的交響曲聽見,那是精神性的極致體會。人是有限的個體,透過藝術,卻能在剎那間見永恆,馬勒音樂正能給予這種機會。若來人世一遭,卻錯過在馬勒音樂中發現豐富世界,會非常可惜。

馬勒特色

馬勒的音樂美學走在時代前面,要在百年後才對了世人脾胃。他的音樂異質性很強,我們聽古典時期如莫札特的音樂,會發現音樂往同一個方向直線前進,馬勒的樂 曲則由多種元素組成,如軍樂、猶太音樂、俚俗樂曲,聆聽時常會覺得,好像音樂明明往前走,卻突然橫過一支莫名其妙的樂隊。

這種拼貼各方歧異的音樂特色,來自馬勒的人生際遇。他生於阿爾卑斯山上窮困的猶太家庭,附近有軍營,也常會聽到鄉間比較差的樂團,最後他把聽到的音響都融合在創作裡。早期的作曲家,不會把現實中不美的聲音放入音樂,馬勒則從自身經歷出發,認為音樂不只是美好的聲音。

如此特色,和現在不視古典音樂高高在上、大玩跨界大眾的音樂美學,非常相似,都富「剪貼感」。然而在百年前,很少人能接受馬勒不經美化、就將原始的音樂元素放進樂曲的作法。

例如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中,他將法國童謠「雅各兄弟」(國人改為「兩隻老虎」)的曲調,轉成送葬進行曲,就被人覺得不倫不類。但這其實是馬勒一種「很猶太」的冷笑話,反過來諷刺人生苦難。

偏愛曲目

我在第二及第三號交響曲中,個人的感受最能得到共鳴,聽眾若從一開始一直聽到最後合唱時,會達到天人合一的感覺,心靈得到很大的超越,體會到人雖渺小,但有更大的東西在上面支持。

巴赫的音樂也很超越,但那種純粹沒有漸層,馬勒則是經歷人世喜怒哀樂後,終於得到洗滌,猶如超脫之旅。

我也很喜歡第九,尤其是第四樂章,就像一場綿延不絕的告別,那情懷讓我非常感動。他似乎預知自己不久人世,滿懷不捨又淒涼的情緒,向世間種種一一道別,不管那曾帶給他喜悅或悲哀,果然他於翌年離世。

推薦馬勒音樂

不熟悉馬勒的聽眾,可先聽他的歌曲,像「少年的魔號」。這些源於同名詩集的歌曲,不但短,又有歌唱旋律和歌詞,詞曲還都傳達出馬勒的世界,主題與思想遍布馬勒所有交響曲,是了解馬勒最正確也最便捷的路。


劉岠渭 :體驗交響曲最高峰

● 劉岠渭(音樂學者、樂評)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馬勒是古典交響曲的終結者,聽了馬勒的交響曲,可說體驗到交響曲最高峰,再聽後人作品,只會覺得沒勁。

光是從表面看來,馬勒交響曲的長度、編制就無人出其右,一般交響曲是四個樂章,但馬勒常寫到六個樂章,第三號原本還寫成七個;樂章也很長,例如第二號復活,第五樂章長達30、40分鐘,抵過莫札特一整首交響曲。再如第八號千人交響曲,用了至少三個合唱團和一個管弦樂團。

馬勒還把交響樂變成是人聲和管弦交織、不再只有管弦樂。貝多芬第九只在最後一樂章加入合唱,馬勒的交響曲卻多半有人聲,這種結合各種樂器及人聲聲部、將樂句層層推進,以多樂章及長時間累積出音樂厚度與強度的功力,無人能及。

再從音樂內部看,馬勒音樂呈現的情感,都是世紀末特有的頹廢感、誇張到極致的情緒,這裡說的世紀末,特指19世紀末維也納獨特的藝術氛圍,是種當時西方藝術發展到頂點、反而升起的頹廢現象,經由馬勒以表現主義的強度刻畫,揮灑到淋漓盡致。

舉例來說,他的交響曲除了第四號,都有送葬進行曲,這種不由自主的安排,反映馬勒思維。頹廢感和誇張情緒更遍布樂曲,比如第一號第二樂章原本如圓舞曲,忍不住就會跑出頹廢感;不時出現銅管尖叫,則聲嘶力竭表現情緒。

如此音樂當然也和馬勒經歷有關。他小時家境極差,又是飽受排斥的猶太人,從小經歷一般孩童無法承受的事,所形成的特殊音樂人格,也在音樂盡現。

馬勒特色

馬勒的音樂非常豐富,常表現三種心境。首先,當他的音樂顯得激烈、粗暴,往往是他面對世紀末現實狀況的直接反應;第二,當他面對打擊,音樂會出現逃避,彷彿極力躲藏進童年生活,回到昔日;第三,他的音樂也常表現對不可知世界的憧憬,一種對彼岸、對來生/來世的盼望。

偏愛曲目

馬勒是我最喜歡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寫盡千萬種細微的情感,一聲聲都打進我心坎。他的作品我幾乎都喜歡,九大交響曲已全講解、錄影完,第一、第二號已出DVD。

推薦名盤

以全集來說,我推薦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版,不過第四號,我特別推薦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和女高音瑪蒂絲合作的版本,她在最後一樂章唱得極好,無人可超越;第五則以伯恩斯坦和維也納愛樂版最佳。 


羅基敏:音樂主題含天地人

● 羅基敏(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馬勒是音樂時代的承先啟後者,國外許多音樂愛好者只聽現代音樂,嫌古典音樂太老、最多只聽到德布西,卻會去聽馬勒,因為馬勒雖屬浪漫時期,卻有很多不浪漫的東西,比如不協調和聲、非傳統的配器編制,都具開創性,對維也納第二樂派如荀貝格等人影響極大。

馬勒特色

聽馬勒需要年齡,他的音樂主題廣含天地人,描寫的都是他關心的身邊事,他擅長用不同聲部交織很多音樂絲線,但主軸仍可掌握,就像人生總會同時經歷很多事。這種「很人間」特色,讓許多人聽馬勒音樂,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另外,馬勒很注重音樂的空間感,他的交響曲往往編制龐大,還加入打擊樂,聲部高低卻又清楚分明,許多音響發燒友因此特愛拿馬勒交響曲當測試片。

偏愛曲目

我特別喜歡馬勒第一,有種年輕的活力,彷彿大好人生正在前方,希望猶在。馬勒第五及大地之歌也很好,尤其是大地之歌,歌詞引用德國詩人兼翻譯家貝德格自由編譯的中國詩,包括李白、王維等人,非常特別。

推薦名盤

布魯諾‧華爾特指揮的版本,尤其是他和女中音費莉亞1947年合作的「大地之歌」,費莉亞當時已得癌症,自知來日不多,現場演唱完淚流不止,讓聽者也不禁淚流。


水藍:他的音樂像一本書

● 水藍(新加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藝術顧問)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若說海頓是交響樂之父,馬勒就是交響樂之王,他的交響曲登峰造極,和他之前、之後時代的作品形成明顯對比。

1911年結束後,世上再沒出現這麼宏大的作品,他的音樂就像一本書,他的人生、他的時代都在裡面,愛與死則是最大主題,讓聽眾每次聽完,都感到非常滿足。

偏愛曲目

我特愛馬勒第六和第九交響曲,馬勒私底下常懷恐懼、非常迷信,他寫第六時,才剛結婚生女,又在維也納宮廷劇院當藝術總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但他卻彷彿預感到未來,把第六寫成最悲傷的音樂。

現實中,他樂章中彷彿三把命運大槌的聲響,不久也應驗:第六寫成後翌年,他失去維也納的職位,女兒遽逝,自己還得了嚴重的心臟病。

然而他人生中的苦難,在死前一年寫的第九中,都彷彿被洗淨。聽第九,好像可以看到他對死亡非常平靜,對所愛的人、自小生長的森林、熱愛的音樂等,一一平和地揮手告別,雖然因為仍懷著對生活的熱愛,難免有掙扎,最後還是都放下。

馬勒第十也很有意思,我和新加坡交響樂團的錄音剛由英國唱片Avie發行,由於馬勒逝前只寫了慢板樂章,我採用的是美國學者卡本特續譜的版本。

推薦名盤

伯恩斯坦、阿巴多、拉圖指揮者。

本文轉載自【2010/11/27 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000368.shtml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A Universe of Sound: Recording Mahler's Symphony No. 8


這是最近做一個錄音教案時,搜尋到的一段影片,

每每看著這樣的影片都會小小的激動一下,

在台灣,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擁有這樣的錄音條件與Teamwork~

。。。羨慕。。。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Departures-送行者


聽了眼眶會不自覺泛淚的音樂~




很喜歡這部電影所傳達的生命觀。。。

這首音樂扣人心弦,加上了歌詞,

更明白地傳達出許多說
不出的情感。。。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A touch of Spice


~下雨的秋夜,這音樂聽來特別濃~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Philip Glass: The hours


有一種美~看似簡單、重複,卻會讓人出神。


piano by branka parlic


Music OST From The Movie "The Hours"


美的沉思。。。


現實:超現實。。生活:藝術。。重複:不斷的變化。。難:易。。

美在那兒?沉思中。。。

MindArt寫於 2010年9月28日 0:10 @FB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文化醫生林衡哲 3年交出馬勒傳

中國時報【林采韻/台北報導】(2010-09-20)

 ▲醫生林衡哲寫下500頁馬勒傳。(陳信翰攝)

 ▲醫生林衡哲寫下500頁馬勒傳。(陳信翰攝)

 今年是作曲家馬勒的一五○歲冥誕,明年又逢他去世百年紀念,因此有關馬勒的音樂活動眾多。在台灣,一本五百頁的《西方音樂巨人馬勒》近日出版。作者是七十一歲的醫師、望春風出版社發行人林衡哲。他廿五年來一直是「馬勒迷」,尋訪馬勒足跡、鑽研文獻,連三年暑假閉關圖書館,寫出這本傳記。

 台大醫學院畢業的林衡哲,曾在美國執業卅年,一九九七年返台擔任花蓮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二○○二年出任台南市文化局長,享有「文化醫師」的雅號。他熱愛古典音樂,推動馬勒作品更是不遺餘力,任何馬勒作品的音樂會舉行,朋友都會接到他的電話。

 林衡哲在初三畢業的暑假愛上古典樂,他初次聆聽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馬上被震住,從此踏上「追樂」人生。他建中三年級一場作文比賽中,別人寫保家衛國,他卻以《貝多芬為什麼偉大?》拿下第一名。畢業後他保送東海大學外文系,他讀完一年決定重考,只因重要的音樂會多在台北,他不想錯過。

 重考成績考得太好,誤打誤撞進入台大醫學院,林衡哲忍不住讚嘆人生美妙:「史懷哲是我的偶像,他既是醫生,又熱愛巴赫。我是醫科學生,崇拜貝多芬。」醫學院畢業後他決定去美國,又是為了音樂,「我想親炙鋼琴大師魯賓斯坦的現場演出,同時追求自由的滋味。」

 不過,一九八六年林衡哲連續聽到小澤征爾、拉圖指揮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正式從貝多芬迷「跳槽」成為馬勒信徒,「聽完後我有種靈魂飛上天的感覺。」二○○四年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簡文彬推出台灣首次的馬勒系列,他心中便埋下了為馬勒寫傳的種子。

 林衡哲說,他不是音樂專家,只是愛好者,他的馬勒傳不是寫給專家看,而是提供一般人進入馬勒音樂世界的橋樑,更重要的是內含台灣觀點。

 像是他寫到馬勒與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會面的地點在荷蘭萊頓,特別在書中註明,萊頓正是學者江樹生翻譯重要台灣文獻《熱蘭遮城日記》的地方。文中也介紹了第一位將馬勒引介到台灣的音樂學者李哲洋。

 林衡哲也詳列馬勒擔任維也納歌劇院音樂總監十年間最常演出的作品,莫札特《費加洛婚禮》排名第一,上演過四十九次,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則是卅六次。

 過去三年來,每到暑假,林衡哲都躲在南加州克萊蒙學院圖書館K書和寫書,閱讀馬勒相關外文書籍超過十本,才敢下手。

 「馬勒常把握暑假期間在作曲小屋閉關寫作,他曾說那是一種被世界遺忘的感覺,寫作時我終於體會到他的感受。」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1391x112010092000289,00.html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與《白鳥之歌》再次相遇


Albert E. Kahn著,林宜勝譯,《白鳥之歌》,
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再版)。

  這本遺忘已久的書,是日前回花蓮時從3樓的書架上發現的,或許是因為年歲的增長,重閱之時,感悟更多,常常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這個生命故事精彩絶倫,很值得一讀再讀。

  1876年帕布洛.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出生於西班牙境內的卡塔洛尼亞(Catalonia);於1973年10月22日逝世於波多黎各,享年97歲。

  什麼是真正的愛鄉愛土愛人?!~看了他的故事,你才更明白!!

  我非常認同林宜勝老師在譯序中說的:「卡薩爾斯人格的吸引力,是音樂史上最動人的一章。」

El cant dels ocells(白鳥之歌) - Pau Casals


  卡薩爾斯常以這首卡塔洛尼亞的民謠「白鳥之歌(song of the birds)」作為音樂會的終曲,這首只有3分多鐘的樂曲,道出了卡塔洛尼亞人的苦悶和鄉愁,是對祖國、對整個人類的愛。


El cant dell ocells (song of the birds) (人聲版-戰爭為背景的影片)



《白鳥之歌》歌詞中譯,如下:
譯詞來源:http://blog.xuite.net.tw/mono.wen/blog/16602758

他們在那喜樂的夜晚,
見到乍現的光芒,
小小的白鳥,
用牠美麗的聲音唱出小夜曲.
小白鳥遨翔在天空,
用牠甜美的歌聲到處唱著:
耶穌已經降生,
祂帶我們離開罪惡,帶給我們喜樂。



  我想我在15年前讀過這本《白鳥之歌》,因為翻開書時,
赫然發現一張84年的音樂會票券,夾在裡頭當書籤。



這張音樂會票券被當成了書籤,不過當時的景況早已不復記~
但〝預置鋼琴〞四個字,卻讓我想起了John Cage...

John Cage
(1912-1992)

4'33"
Prepared Piano
Chance Music
Electronic Music
Concrete Music
易經
蕈菇
........

~關於他的許多,有機會再聊囉~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聽音樂會 哪排座位最好?

聽一場音樂會,在選擇音樂家和曲目外,挑選一個好座位也很重要。但怎樣的座位,才叫好座位?且看華裔旅法聲學家徐亞英說分明,也分析音樂廳音效的種種奧妙。

國際建築聲學名家徐亞英(中)與兩名法國助手。
圖/徐亞英提供
上海市長韓正今年4月來台時,到台北國家音樂廳聽上海交響樂團音樂會,與台北市長郝龍斌一起坐在第8排,而非第1排。此舉被媒體視為官員「坐到群眾中間、(必能)提升同理心與責任感」的表現,下了「第8排是好位子」的註腳。

純聆賞角度 第8排非最棒

從政治角度來說,對於亟於接觸民眾的官員,第8排比起「看不見後面群眾的第1排」,或許真算是好位子;但從音樂角度來說,對於想純粹賞樂的樂迷,第8排是否是好位子?

現代音樂廳重視視覺,越前排的位子票價越貴,也暗示身分財力甚至貴賓層級越高。然而樂界都知道,前排座位常只聽得到從舞台樂團湧來的直接音,而非經空間反 射後、更豐潤的反射音。以鞋盒型(長方形)的國家音樂廳來說,因為挑高太高,聲音從天花板反射下來時,大約只能反射到8排之後,從純聆賞角度,第8排自然 並非好位子。

便宜學生票 聲音反而較好

這類問題,在著名音樂廳也一樣。

擔任高雄衛武營藝文中心聲學顧問的華裔旅法聲學家徐亞英,日前在一場座談指出,美國二戰後的劇院如大都會歌劇院,觀眾席多呈30度扇型展開,如此雖然每位 觀眾離舞台的距離很近,但對前排觀眾來說,聲音會因缺乏反射溜走,很晚才突然冒出殘響,導致「第1排的票價最貴,聲音最差;最後排的窮學生票,聲音最 佳」,甚至好到「樂團好像就在眼前」。

新建音樂廳 上方少被遮蔽

國際建築聲學名家徐亞英,依衛武營音樂廳十分之一比例打造模型屋,以測試音響效果,圖為他的法國助手在模型屋內。
圖/徐亞英提供
前 排位置的音效問題,靠不同音樂廳構造、反射板、擴散體等還可改良,但若座位上方遭遮住,聲音要靠零星設備改善,就是大哉問。以今年滿23歲的國家音樂廳為 例,1樓23排之後位置,上方都遭2、3樓觀眾席遮住,聲音不悶也難;這也是為何現代新建音樂廳,少見有散開的觀眾席上方被遮蔽。

各歌劇院都可見的包廂,上方必然被遮,聲音卻仍優美,則是因為聲音從天花板反射下來時,是成弧形散開,所以仍能反射進包廂。

以徐亞英與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波棕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合作的盧森堡音樂廳為例,波棕巴克在廳內兩側立了幾柱高塔式座位,好讓人聯想古時街道邊圍繞的高塔,以營造莎士比亞時代的市集氣氛,塔內座位自然就是包 廂。結果許多觀眾都樂得坐塔內,且越高越好,「因為聲音本來就往高處跑,地面又有反射,兩者效果加在一起,就像在天堂!」

只求聽覺 最好座位在空中

徐亞英認為,若只要求聽覺,「最好的座位是在空中」。他笑說,歐洲有些音樂廳會設救火員,由於得清楚看見全廳狀況,位置都設在高處,結果成了懂聲學樂迷心中的夢幻位置。尤其是聽歌劇的高音時,因為高音的指向性往上,「在上面聽得特別清楚」。

有些樂迷選座位,倒也並非只強調聽覺,還重視覺,尤其是學音樂的,總想看清楚音樂家的舞台表現。

每逢鋼琴音樂會,主辦單位常發現,音樂廳一樓左邊的位置賣得比右邊好,原因就是樂迷想觀摩坐在鋼琴左方的鋼琴家如何彈奏。抓住樂迷心理,今年還有鋼琴音樂會乾脆左邊票賣得比右邊貴。

個人需求感受 沒絕對答案

首創葡萄園式(舞台在中央、觀眾席散布四周)座位分布的柏林愛樂廳,向來被認為音效最佳。徐亞英應邀調整音效時,應卡拉揚之託坐在長號旁聽整場效果,發現面向指揮、背對樂團的那面聲音黯淡;有趣的是,這可是搶手位置,因為音樂學院學生都想看到指揮的臉。

什麼樣的座位最好,徐亞英認為要因個人需求、感受而定,沒有絕對答案。一來聲學講的是統計聲學,不可能一種聲音,所有人都滿意;二來每個人重視的不同,表彰身分、達成社會功能、看清演奏方式或音樂家甚至哪種樂器,乃至價錢,都影響座位判斷。如此,誰說第8排不會是好位子?

葡萄園式座位 大顯「聲」手

預定於2012年完工的易北愛樂廳,內部採葡萄園式座位分配。
圖/取自wikipedia commons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進度甚遲,預定2013年完工的衛武營藝文中心音樂廳,很可能成為國內首座葡萄園式座位席的音樂廳。在徐亞英看來,每位觀眾與舞台距離都很近的葡萄園式座位,正顯現新時代人人平等的趨勢,也凸顯台灣南部特色。

徐亞英認為,葡萄園式座位最大的優點,就是增加視覺上的親切感與友善性。然而此種設計在聲學頗有難度:音樂廳若太小,聲音太乾;若大如可容2008人的札幌音樂廳,聲音雖渾響,弱音卻又聽不清。

台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專任教師饒瑞舜指出,葡萄園式座位設計,若演奏浪漫時期的交響曲,聲音絕對比不上有側牆反射的鞋盒式音樂廳澎湃。不過現代音樂廳要的聲響,已不盡然是浪漫時期龐大編制,殘響得夠長;反而可能是追求清晰度,殘響得短。

徐亞英面對的問題還不止此。衛武營計畫演奏各類音樂,曲風不同,樂器特色各異,所需殘響也不同。如管弦樂講求氣勢澎湃,殘響需2秒;獨奏或室內樂需清晰,殘響需較短;爵士、流行樂反射快,殘響得更短,否則嗡鳴不斷。

如何在同一間音樂廳改變殘響,成了聲學家的挑戰。徐亞英舉例,波士頓交響廳演奏古典曲目很優,但一回演奏他的「老闆」布列茲(布列茲邀徐亞英任職法國音樂聲學研究中心)的現代音樂,小號聽不見,最後得用幕遮蓋部分座位來吸音。

基美爾表演藝術中心,擁有許多活門,可改變廳內殘響時間。
圖/取自wikipedia commons
費城的基美爾表演藝術中心,則由聲學家羅素‧強生在音樂廳四周設計活門,隨著交響曲、歌劇等調整活門角度,用電腦判斷殘響。徐亞英說,這做法多少有用,但造價也太高,效果和投資恐不成比例。

由北京「鳥巢」建築師赫佐與迪莫宏設計的漢堡易北愛樂廳,座位也採葡萄園式設計,由豐田泰久負責聲學。徐亞英說,衛武營音樂廳和易北愛樂廳建造理念相近,就看各家如何伸展「聲」手。

主事者 別糟蹋聲學家

改變殘響,徐亞英的祕密武器,首推可升降的天花板。殘響和體積成正比,靠著升降設在天花板的反射板,衛武營音樂廳高度可從17公尺降到14或9公尺,甚至到地面。像交響曲若要求效果清晰,所需高度約14公尺。

升降天花板也能改善舞台的聚音效果。徐亞英透露,國家音樂廳舞台寬達270平方公尺,太過空曠,結果樂團小提琴常聽不見大提琴,甚至有鋼琴家聽不清楚自己左手聲音。

徐亞英的祕密武器,還包括在管風琴前加絲絨幕,增加吸音效果;若是打擊樂音樂會,可升降舞台高度,並把舞台上的旋轉板功能從反射轉成吸收,殘響就可降低為1.6秒,讓強聲不致太強。

音樂廳效果,也並非只靠殘響。徐亞英強調,聲音指向性也很重要,有回他為小提琴家基頓‧克雷曼調音效,有事先離開,交代工程師要吊好反射板,結果懂得聲學 的基頓‧克雷曼大發雷霆,指音樂廳後面聽不見小提琴,原來工程師不知小提琴高音指向性往上,反射板放得太平、太後面,音效自然差。

不論聲學家怎麼精心設計,最要緊的還是管理者有無好好使用。徐亞英感嘆,他為澳門文化中心設計的升降式天花板,上海大劇院內部都可看到介紹,但澳門管理單位其實並未使用,偌大佳構成了裝飾。

台灣未來將新添多處音樂廳,只期待主事者記取各方教訓,別糟蹋聲學家苦心。

本文轉載自【2010/07/18 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731220.shtml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電視劇《倩女幽魂》插曲《殤》- 杜普蕾的《光影》


這首《殤》

據聞是英國大提琴家賈桂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作品,

原曲名《光影》

~是什麼樣的一顆心可以寫出這樣讓人心動且心痛的音樂~





「杜普蕾 ,英國女大提琴家,1945年出生,1987年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暫,才活了42歲。據說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裏正播放大提琴曲,便問旁人是誰演奏的。旁人說是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好厲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語成讖啊!也許只有頂尖的藝術家才能理解自己頂尖同行的水準,史塔克聽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為了琴藝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杜.普蕾一直是許多古典音樂樂迷心中的一個歎息。」~摘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808934/



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建築聲學家徐亞英造模型 讓聲音現形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0.06.27 04:52 am


徐亞英(中)依衛武營音樂廳十分之一比例打造模型屋,
測試音響效果。圖/徐亞英提供

建築聲學名家徐亞英,與建築大師貝聿銘、法蘭克‧蓋瑞、保羅‧安德魯、波棕巴克等人是長期搭檔,作品廣含法國波爾多大歌劇院、羅浮宮、盧森堡愛樂廳等,雖已七十五歲,仍充滿熱情活力,各國合作案排滿行事曆,還差點應八十多歲的蓋瑞之邀合組冰球隊當後衛。

徐亞英從在北京念清華大學建築系時,開始建築聲學生涯,一九八○年受邀赴法教學研究至今,深獲建築家、卡拉揚等音樂家信賴。

衛武營音樂廳採近年國際流行的葡萄園(vineyard)式設計,舞台在中央,座位席向四周展開,和傳統長方形鞋盒(shoe box)式音樂廳舞台在前、觀眾席在後迥異。徐亞英認為,葡萄園式音樂廳增加觀眾親切感,不像鞋盒式,坐愈後面的離舞台愈遠。

為測試聲響效果,徐亞英和台灣負責建築師羅興華特地以衛武營音樂廳十分之一比例打造模型屋,徐亞英還在巴黎跑了布店十幾次,終於找到和人體吸音效果相近的布料,做成人偶放在座位,徹底模擬音樂廳滿座時的音效。

本文轉載自【2010/06/27 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688868.shtml



國家音樂廳傳「魅音」 元兇找到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2010.06.27 04:53 am

問題在反射板
國家音樂廳近來常傳出莫名巨響,建築聲學家徐亞英判斷是廳內反射板的問題。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北國家音樂廳近年晚間演出時,每到八點出頭,廳內常莫名傳出巨響,過去都認為是屋頂老舊、熱脹冷縮所致,兩廳院日前邀華裔法籍的建築聲學名家徐亞英會勘,發現元兇並非屋頂。

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指出,兩廳院建造至今已廿三年,計畫在二○一三年大幅整修,音樂廳採隔一、兩個月間續整修,戲劇院休館八個月,聽聞擔任高雄衛武營藝 術文化中心聲學設計的徐亞英來台,趕緊邀他也幫音樂廳把脈。兩廳院副藝術總監邱瑗笑說,諸如「歌劇魅影」等怪聲影往往起於劇院的老化,兩廳院這次有如抓 「魅影」。

國家音樂廳向來被公認國內最佳,但二○○七年起,聽眾發現,在晚間八時至八時廿分間,廳內某處就會發出「砰」聲,彷彿有人大力開門或踩踏。日前五←龍小提琴音樂會、國王歌手演唱會,巨響就分別在八點十分及五分發生。

兩廳院過去認為巨響成因,是主要由木頭構成的屋頂,因建造過久過度乾燥,晚間開燈後又在廳內上方造成熱空氣,而晚間六時許開廳內空調後的冷氣、聽眾入場帶來的濕氣,則在廳內下方形成冷空氣,使屋頂熱脹冷縮,在固定時間迸出巨聲。

不過徐亞英爬上兩廳院內部最高處勘查,發現屋頂下方有好幾層混凝土,「聲音絕對傳不到廳內」。他初判巨響來源應是廳內牆面掛的反射板,這些看似裝飾的兩公 分厚木板,因年久乾燥,才會在廳內開空調後熱脹冷縮發出聲響。但他強調,「至少得待一、兩個禮拜,才能確實判斷聲音來源。」

徐亞英也指出音樂廳舞台太大,使得樂團部分成員聽不見對方,建議舞台上方加裝可升降反射板;管風琴前加裝屏風,並從屋頂四周縫間垂下帷幕,可減少殘響,適合古典獨奏及爵士演奏。

本文轉載自【2010/06/27 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688865.shtml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Sweet Hour of Prayer

VINTAGE GIBSON 8: Sweet Hour of Prayer


因為尋找“Sweet Hour of Prayer”這首歌,而認識“Harp Guitar”這個特殊樂器,進而找到一些資料給大家參考。如下:


1917 'The Gibson' Harp Guitar, Style U

Harp guitars, like this one from the early 1900s, are certainly relatives of the modern doubleneck guitar—offering, in essence, two stringed instruments in one, even though it is played as a single instrume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actory refinish that occurred in either the 1940s or 1950s, this excellent example is completely original (sans pickguard), and features Gibson’s iconic script logo on the six-string headstock. The top is crafted from spruce, with a neck made from mahogany and topped by an ebony fingerboard. The back and sides on this particular model are made from birch, which was quite standard for many Gibson models during this time—even though the company routinely advertised its back and sides as being made from maple. All of the tonewoods on this harp guitar are standard for what Gibson used during this period.

This Style U is the most common model of all Gibson harp guitars, and this particular model from 1917 is its most common configuration—10 sub-bass strings (tuned chromatic), and six standard strings (tuned to standard tuning). Earlier harp guitars, some of which were built with 12 sub-bass strings, are considered quite rare and hard to find in good condition. This Style U model measures approximately 45.5” in length, 18.75” in width, with a rim depth of 3.5”. Its scale length is 24.75”, and it weighs approximately 9.5 lbs. In 1917, its list price was $248.21—a pretty hefty price tag for any instrument in its day.

資料來源:http://www.premierguitar.com/magazine/Issue/2010/Jan/1917_The_Gibson_Harp_Guitar_Style_U.aspx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點線面-吊麥之美


我喜歡在整著吊麥的工作完成後,靜靜地站在舞台上仰望,

看著麥克風、麥克風線和魚線間的構成關係,






那是一種點、線、面所構成的均衡幾何,


充滿著力與美的構圖,非常地簡潔、理性,


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美感,心會笑。




2010.5.29 @ 中山堂 中正廳
Main Mic.:DPA4015
Flanking Mic.:DPA4006

TCO30國際學術研討會

TCO30國際學術研討會

報名簡章

研討會訊息

*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 籌劃單位:臺北市文化局

* 承辦單位:臺北市立國樂團

* 執行單位:藝研堂有限公司

* 日期:2010530()~65()

* 地點:文化大學大新館B1圓型演講廳(臺北市延平南路127)

* 報名事宜:

l 報名表請至臺北市立國樂團網站下載。網址:http://www.tco.taipei.gov.tw/

l 填妥報名表後,以傳真或電子郵件報名,並請務必於信件標題註明『報名TCO30國際學術研討會』。

l 請來電確認有否收到報名資料,聯絡人:02-2763-0235曾小姐。

傳真電話:(02)2756-9296

E-mailtseng.peichia@gmail.com

報名額滿為止,現場請準時入場,遲到超過10分鐘,主辦單位有權轉讓座位給現場候補者)

l 報名資格

1). 國內大學校院及研究機構之教員及研究人員

2). 全國各級學校教師及音樂相關科系之大專院校師生

3). 有興趣之人士

* 注意事項:

l 全程免費參加,並提供點心、茶水,請自備環保水杯

l 本研討會之外文為現場口譯。

l 全程參與者,將提供公務人員研習證明。

l 會場距離捷運西門站步行約10分鐘可達,因未有足夠停車位,敬請來賓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TCO30國際學術研討會日程表

5/30 上午場- 0900~1200 / 晚間場- 1830~2130

5/31~6/5 上午場- 0900~1200 / 下午場- 1400~1700

日期

時段

演講題目

5/30()

專題演講一

【絲路的文化啟示】

主講人1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

【絲路樂器的流通與創新】

主講人2:Jean During / CNRS法國國立人文科學中心主任

專題講座一:音樂經由絲路在互動過程中的同化與異化-伊朗音樂

主講人:Jean During / CNRS法國國立人文科學中心主任

示範演出:Mozafar Shafiei. Ârash Mohâfez. Mohammad Ali Merati

5/31()

研討會一:當代文化行銷中的亞洲傳統表演藝術I

主持人:陳郁秀/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與談人:周凡夫/香港著名樂評家、Uschi WurzerEarl Blackburn

專題講座二:音樂經由絲路在互動過程中的同化與異化-中亞音樂

主講人:Theodore Levin / Dartmouth College

示範演出:Huun-Huur-Tu

6/01()

研討會二:交流、跨界與主體

主持人: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

與談人:王心心/心心南管樂坊藝術總監、李小平/國立國光劇團導演

魏海敏/京劇表演藝術家、黃正銘/采風樂坊藝術總監

專題講座三音樂經由絲路在互動過程中的同化與異化-新疆音樂

主講人:Rachel Harris / SOAS, London University

示範演出:Reyiman Mahemuti

6/02()

研討會三:21世紀的國樂創作

主持人:陳澄雄/前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團長

與談人:王建民/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吳祖强/作曲家、唐建平/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

馬水龍/作曲家、陳永華/作曲家、潘皇龍/作曲家

專題講座四音樂經由絲路在互動過程中的同化與異化-中東音樂

主講人:Bassam Saba

示範演出:Bassam SabaApril Centrone

6/03()

研討會四當代文化行銷中的亞洲傳統表演藝術II

主持人: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

與談人:王友輝/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劉若瑀/優人神鼓藝術總監

黃正銘/采風樂坊藝術總監

專題講座五傳統樂器在21世紀跨界文化的音樂創作

主講人:Theodore Levin / Dartmouth College

示範演出:吳蠻、Kronos QuartetEnjott Schneider

6/04()

研討會五21世紀國樂教育

主持人: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

與談人:王建民/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林昱廷/臺灣藝術大學藝文中心主任

周純一/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系主任、吳宗憲/中國文化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鄭德淵/臺南藝術大學教務長暨音樂學院院長

研討會六:21世紀國樂發展之路

主持人:陳裕剛/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任

與談人:吳榮順/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主任、邵恩/臺北市立國樂團音樂總監

唐建平/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

6/05()

開放討論

主持人:林谷芳/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國家文化總會副會長

與談人:吳祖强/作曲家、吳榮順/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主任、

吳蠻/琵琶演奏家、鄭德淵/臺南藝術大學教務長暨音樂學院院長

主辦單位有權更動議程內容

乘車資訊請參考中國文化大學大新館網站。

http://www.sce.pccu.edu.tw/dashi/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一生曲折 江文也百年冥誕 兩岸同慶

  • 2010-05-26
  • 中國時報
  • 【林采韻/台北報導】
1963年夏天53歲的江文也與太太張韻真及5個小孩合照。(圖,江小韻提供) 

1963年夏天53歲的江文也與太太張韻真及5個小孩合照。(圖,江小韻提供) 

 音樂家江文也是第一位在國際舞台發聲的台籍音樂家,出身台灣,一生則輾轉在中國、日本渡過,生涯傳奇曲折。江文也過去曾被國民黨視為漢奸,被共產黨打成右派,成為兩岸都忽略的禁忌人物。如今兩岸關係較為和緩,江文也卻成了兩岸共同推崇的音樂家。

 今年六月十一日是江文也百歲冥誕,兩岸慶祝活動接續登場。廈門將在六月十一、十二日舉辦江文也圖片展、音樂會、研討會系列活動,台灣指揮 家陳澄雄、音樂學者張己任、作曲家潘皇龍受邀參與。台灣方面,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協同台灣交響樂團,六月廿六日在三芝白沙灣舉辦戶外紀念音樂會。

 兩岸曾視他為禁忌 今共同推崇

 江文也一九一○年出生台北大稻埕,戶籍設在三芝,四歲隨父遷居廈門,小學畢業後轉往日本受教育,廿七歲轉赴中國發展。

 江文也的名字在一九三六年首次出現在國際樂壇。那年第十二屆奧運在柏林舉行,運動賽事之外也舉辦藝術競賽。江文也以作品《台灣舞曲》拿下特別獎,成為第一位奪得國際大獎的亞洲音樂家。

 張己任指出,當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地,江文也自然以日本人的身分報名,與他一同參賽的真正日本人都未獲獎。因此日本當局打壓這位「二等公民」得獎的消息,但台灣報紙則大幅報導。

 陳澄雄強調,那個時代西方音樂在亞洲仍屬啟蒙階段,江文也獲獎是非常大的突破。

 奪得國際樂壇大獎 亞洲第一人

 江文也在音樂上的另一個傳奇,在於他並非科班出身,正規學歷是日本武藏高等工科學校電氣科。學者徐麗紗表示,作曲在一九三○年代的日本仍 屬新興學門,江文也曾在東京音樂學校夜間部進修聲樂,但學校卻沒作曲課程。他在成為作曲家前,是頗富盛名的男中音,唱過《托斯卡》、《波西米亞人》等名 劇。

 七七事變後,日軍佔領北京,一九三八年江文也受邀赴北京師範大學教聲樂與作曲,學生包括小提琴家鄧昌國和作曲家史惟亮等人。江文也曾為宣 揚日本國威的紀錄片寫配樂,也曾與歌星白光合作,兩人一度傳出緋聞。日本戰敗後,江文也被國民黨政府以漢奸罪名拘留十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滯留在 北京的江文也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江文也因他曾是「日本人」及曾為教會作曲的經歷,後來被打為右派,文革期間又遭批鬥下放勞改。

 以《台灣舞曲》揚名 卻因病癱瘓

 張己任指出,國民黨遷台後,他的名字在台灣消失,直到一九八○年重新被提起。「畫家謝里法研究曾在北京發展的台籍畫家郭柏川,發現了江文也的名字。我則是在美留學時,遇到江文也的老師齊爾品夫人,才首次聽到這個名字。」

 一九七八年江文也獲得平反,但腦血栓驟發,護士又不慎給錯藥,導致癱瘓。他在一九八三年過世,享年七十三歲。

 江文也以《台灣舞曲》揚名,留下未完成的作品《阿里山的故鄉》也與台灣有關。已逝作曲家許常惠曾說:「江文也尋根卻選錯時候,愛國卻沒有歸屬。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553x112010052600411,00.html

=============================================

江小韻憶父親:有苦就擔下

  • 2010-05-26
  • 中國時報
  • 【林采韻/專訪】
江文也的女兒江小韻,談論父親的作品。(見圖,林采韻攝)

江文也的女兒江小韻,談論父親的作品。(見圖,林采韻攝)

 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江文也研究室裡,江文也的女兒江小韻,翻閱著父親的樂譜。她在音樂學院的支持下,準備以兩到三年的時間完成「江文也作品集」的編篡。江小韻說,父親的個性爽快、為人寬厚、處事嚴謹,「在這些作品中,我看到的是父親,而非作曲家,他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扮演的地位,就交由專業學者來評斷吧!」

 江文也有兩次婚姻。廿三歲時他在日本與小他一歲的瀧澤女士結婚,兩人育有四女。大戰之後,江文也回不去東京,在北京結識了一位彈奏琵琶的女學生吳韻真,兩人育有三男二女。

 排行老四的江小韻說,江文也為孩子取名很有趣,「老大叫江小文、接著為江小也、江小工、江小韻、江小真(後來改名為小艾),最後一個字加起來剛好是父母親的名字。」

 江文也帶著尋根的心情來到北京,走訪北京城各角落,譜作《北京點點》、《孔廟大成樂章》等樂曲。不過他鮮少與子女談音樂。「他說中國是農業國,要進步必需以工業救國,因此不主張我們學習藝術。」

 不過,他的兩個女兒最後都還是踏上音樂行政的領域,與藝術仍有關係。江小韻說,文革後中央音樂學院對外招考,她和妹妹看到「音樂教育管理系」就報考了。江文也的小女兒江小艾是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

 江小韻說,江文也個性就是往前看,一遇到苦難就擔下來。「文革下放勞改,他每天打掃十來個廁所。作事嚴謹的他,硬是把廁所打理得乾乾淨淨。」

 江小韻說,文革時母親一度尋短,吞下一枚金指環。「當天下午,父親剛好有事回家,他是一位很有常識的人,要我趕緊買香油讓母親喝下,才救回她一條性命。」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553x112010052600412,00.html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俞麗拿來台演出梁祝後封琴

旺報【記者黃奕瀠/台北報導】2010-05-21

 ▲音樂家俞麗拿(左)和殷承宗(右)分別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及《黃河》鋼琴協奏曲的首演者,如今帶著2首經典首度同台和台灣愛樂者相會。(鄭履中攝)

 ▲音樂家俞麗拿(左)和殷承宗(右)分別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及《黃河》鋼琴協奏曲的首演者,如今帶著2首經典首度同台和台灣愛樂者相會。(鄭履中攝)

 「這是我最後一次在台灣公開演出,也是最後一次與國樂團演出,今年的演出結束後,我將正式封刀。」膾炙人口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俞麗拿語出驚人地宣布。今年滿70歲的俞麗拿認為,到了此等年紀,不應再「賴在台上」,因而決定停止公演。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和《黃河》鋼琴協奏曲是舉世聞名的中國民族樂曲,《梁祝》去年創作50周年,《黃河》今年則歡度40周年慶,兩首經典名曲的首演者俞麗拿和殷承宗將於本周末於台北中山堂「重現經典」。

 1959年,上海音樂學院學生陳鋼和何占豪以越劇的部分曲調寫成協奏曲,並由俞麗拿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演,拉出了古典音樂史上最賣座的中 國樂曲。俞麗拿回憶當時身穿俗氣學生服的她一曲拉完,全場靜默,讓她心裡緊張得蹦蹦跳:「早先,陳鋼和何占豪已先對上海音樂學院師生發表,由於技術不佳, 聽眾毫無反應,讓我存有陰影。」不料,俞麗拿首演不僅獲得熱烈掌聲,也因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排演錄音,製作成唱片出版而紅遍全中國甚至海外。「當時唱 片上把我的名字寫成俞麗娜,害我這輩子都必須不停解釋這一點。」俞麗拿笑著說。

 當年為了詮釋《梁祝》,祖籍浙江的俞麗拿甚至下苦工學了二胡以及越劇的唱腔,她認為這類民族樂曲是充滿地域性的,如音樂家詮釋德奧等國家 的創作時,必須理解樂曲的背景和精神,外國音樂家詮釋《梁祝》也得進入它的世界。「中國這麼大,北方音樂家都不見得能理解這種浙江樂曲。」俞麗拿不便評論 其他音樂家對《梁祝》的演出表現,但她樂見《梁祝》受到歡迎和推廣。

 《黃河》鋼琴協奏曲創作於文革當時,與《梁祝》的創作相同,都是為了在中國彰顯西方樂器的價值而作。留學返國的殷承宗原本雄心壯志卻遇上 文革,無法彈琴,於是他找來幾個伙伴穿著紅衛兵衣服,一起搬了台鋼琴到天安門前演奏他創作的《農村新曲》,證明鋼琴的價值。聽眾由百人到上千人,迴響熱 烈,也成了他們創作《黃河》的原因。

 巧合的是,俞麗拿首演《梁祝》和殷承宗在天安門前的演奏,都在5月23日,正是這兩位上海音樂學院的同學首次在台合作演出的日子。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517x112010052100364,00.html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孟小冬京劇歌唱劇」轉播札記


沒選擇地,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又接受了一次大挑戰,彷如一場夢,但身體的疲累卻又真實的不得了。

3/8第一次接觸這個case,看排時,我傻眼了,因為距離首演只剩3天,整個表演看起來還只在粗生狀態,我看見許多生澀不確定的因子,以及先天條件的困難與不足,很憂心,但總算對於聲音的呈現有了概括的印象,接下來就是對於擁有的工作條件與定位的釐清。

這是個國樂與京劇、傳統與現代的混血兒,趨近於獨角戲,但穿插著戲中戲(甚至還出現了一小段的崑劇),定名為「孟小冬京劇歌唱劇」,顧名思義,在聲音的表現上應該是很大的挑戰。

聲音的元素,除了演員外,有:

一、國樂團,編制如下:

高胡x 4、二胡()x 5二胡()x 5 、中胡x 4、革胡x 5、倍革胡x 3

古箏x 1、揚琴x 2、柳琴x 2、琵琶x 3、中阮x3(首席兼彈三絃)、大阮x 2

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新笛、曲笛、梆笛x 2

高音嗩吶x 2、中音嗩吶

豎琴、定音鼓、木琴、其他打擊

二、合唱團:10

三、京劇文武場:8

四、戲劇音效

在演員方面主要角色不多,但飾演主角孟小冬的魏海敏,要不斷地隨著戲中的場景、身分,情緒,變換著不同的聲腔與唱法,有傳統京劇的生旦,有梅派、余派,還有新編的歌唱曲,加上說與唱間的快速轉換,如此不同的發聲位置,音域與音程的變化,以及聲區的轉折,怎麼看都是一個難度極高的表演,非短時間可成就。

3/10有了第二次看排機會,總算可以看到實際上了舞台的狀況,由於表演場地在中山堂,原有鏡框式的舞台,要容下一個大編製的國樂團,就很勉強,這回還得加上京劇文武場和合唱團,真是擠到不行。可能因為場地的限制(沒有樂池的設計),樂團被設計置放於場景的背後,演員看不見指揮的手勢,指揮也得靠著電腦與PA監聽配合。

這場錄音所面臨的難處:

一、現場PA的影響:

由於場地與一些因素,樂團做了擴音以及監聽,一旦調校的不好,很容易會出現回授與音場混亂的問題,此外,樂手在音量上的拿捏也會受影響,當然就增加了錄音上的風險與困難。

二、麥克風的位置:

要做擴音就得用麥克風,但是眼前擴音用的麥克風與配置,並不能符合錄音的需求,種種情勢的考量下,只能自行架設一套,在動彈不得的擁擠空間裡,如何找到可行的位置,用最少的麥克風,達到音場的平衡,這真是一個大挑戰。

三、音像的考量:

在國樂團與京劇文武場混搭的狀況下,該就實際的編製位置,還是該依音樂的結構來構思,在Live混音上是一個相當難解的問題。

四、整體聲音的平衡與流暢

說白與歌唱本來音量就不同,得要follow,而聲腔與唱法也造成音量明顯的落差,加上要與龐大的樂團搭配合作,在默契尚缺的狀況下,對於Live混音真的很刺激,為求即刻的平衡與流暢,必須保持警醒眼到、耳到、心到、手更要不著痕跡的到位,真的很費神。

此外,由於主角的音量並不大,樂團的收音麥克風又多,在武場時,如何保持音場的清晰及避免音壓過大,也是一大考驗。

就這樣,短短的幾天,許多的問題在腦中不斷地思考處理著,全然地忘我,大概因為腦袋放電過度,失眠了,而3/14轉播就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有驚無險的完成了。

轉播結束後,FD竟傳來指揮與戲劇導演要求補錄的訊息,認為有幾段音樂的表現有明顯失誤,AD花了一些時間找接點,但導播在考量了鏡頭的連接,與觀眾散場後音場的改變等問題後,認為補錄對整體影音的呈現,將造成更大的問題,於是請指揮、導演與製作人,一起看帶討論,一陣商討後決定不補收工了,但追求完美的指揮先生,看來還是無法說服自己。

其實在我看來,這部作品以如此短暫的排練時間就演出,不如人意是必然的,但經過前幾場的演出磨練,最後這場的整體表現已經算是較穩定了,在排練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技術性的掌握就是會失誤,更遑論藝術性。細緻度與精準度,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萃練,否則,就是強求了!

在看帶的討論中,指揮先生對影像的表現也提出了他的看法,認為這樣的呈現只能定位為紀錄片,沒有達到影視藝術的水平。我很認同這樣的看法,一直以來,我們對藝文類節目的轉播經營方式,就是停在這樣的層次,工作條件如此,企圖多做一點努力的人,總是辛苦且阻力大。

我發現,這次又太用力投入了,以至於晃如夢境,但又何奈,這就是我,跟指揮先生一樣,無法不追求完美,但現在的我,會站在有限的條件下,評估所謂的美麗境界,而不強求。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看見音樂~之1

這個動畫選擇了〝音高〞、〝音長〞和〝音色〞,

作為視覺化的設計元素,就缺〝音強〞了。

不過,這樣的表現對於管風琴來說,還蠻有意思的。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春節」歡喜話「序曲」

原刊載於yahoo的【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音樂漫談 (2007/02/01 15:39)

在台灣,每當農曆新年來臨,不論是在商店、賣場或是廣電媒體中,總會熱烈地播放著所謂的「春節音樂」,舉凡「咚咚咚鏘…」、「恭喜恭喜」、「賀新年」、「拜大年」等應景歌曲,都會理所當然地被搬上檯面,甚至為了方便使用,還會被收錄在同一張專輯上呢!像這樣的音樂,每年至少會在我們的耳邊繞上各把個月,說是魔音傳腦應該也不為過,或可算是台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撇去這些簡單明瞭又通俗的應景歌曲不談,今年的春節就從一首流行且較有深度的春節音樂談起。話說近年來,由中國傳入一首春節的熱門曲目,就叫做「春節序 曲」,如果你收看過電視節目「大陸尋奇」,而且曾經好好地看完片尾,就應該聽過這首熱鬧精神、年味甚濃的樂曲。「春節序曲」是中國著名的作曲家李煥之先生 於1956年創作完成的管絃樂作品《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此作品曾於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並於1993年6月入選「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也是近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中國春節音樂會〞中的重要曲目。

《春節組曲》是 以中國陝北民間秧歌的音調和節奏為素材,旋律明快,生動地表現了傳統節日裏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熱鬧歡騰、喜氣洋溢的場面。全曲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序 曲」;第二樂章「情歌」,像是一首抒情詩;第三樂章「盤歌」,是迴旋曲式的圓舞曲;第四樂章「燈會」,則充分反映了陝北嗩吶藝人循環換氣的高度技巧。總的 來說,全部組曲的構思都帶有舞蹈形象的特色,儘是寫景抒情。

基本上,「春節序曲」的 曲式結構是依據義大利序曲建構而成的,由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段落組成。內容描寫的是過春節人們扭秧歌的情景,樂曲中加入了鬧秧歌的鑼鼓節奏,快板的主題 取自兩首陝北民間嗩吶曲,曲風歡快熱烈,中間慢板段落的主題取自一首悠揚的陝北民歌,先由雙簧管主奏,接著依序由大提琴群、小提琴群重複,最後經由小號把 音樂逐漸推向高潮,速度也由此轉為快板,從此力度不斷地累積增強直至音樂結束。

走筆至此,或許有人心中產生了小小的疑問:什麼是「序曲」?又為什麼特別強調「義大利」呢?「序曲」(overture),顧名思義就是〝開場音樂〞,原是指歌劇、神劇、舞劇或戲劇等開幕前演奏的短曲,起源於巴羅克時期,早期歌劇的序曲並沒有固定的形式,音樂的內容也與歌劇無關,其目的只是在暖場,告知觀眾戲馬上就要開演了,直到18世紀後半葉以後的古典序曲,使用了歌劇中的相關音樂素材為內容,序曲才具有暗示劇情和引導聽眾入戲的作用,到了19世紀,浪漫派作曲家更發展出一種獨立的標題性管絃樂曲,被稱為〝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此種序曲便不再附屬於戲劇了。

為什麼特別強調「義大利」呢?這是因為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序曲,被分為〝法國序曲〞及〝義大利序曲〞兩大類,典型的〝法國序曲〞是由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段落組成,其莊嚴緩慢的引子常用附點節奏,這跟〝義大利序曲〞的音樂結構相反,自然便形成截然不同的風味了。

春節可說是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節日,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的春節就讓這首充滿活力、熱鬧喜氣的「春節序曲」來開個場,博個好采頭吧!同時別忘了,在音樂的世界裡,還有許多好聽的「序曲」等著你去發現呢!

(作者:牟善如 2007.1.24)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樂聞樂思/親子音樂會?沒這回事!

芬 蘭作曲家、指揮家薩洛年(Esa-Pekka Salonen,1958-)是當代音樂大師,指揮作曲兩項皆精,更擔任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長達十七年(1992-2009)。當年三十四歲的他根本沒有 想到洛杉磯愛樂竟會選他當總監,而如此大膽的邀請最後卻造就出一則樂界傳奇——薩洛年徹底改造了洛杉磯,把最先進前衛的古典音樂帶到好萊塢。論及二十世紀 和當代作品,他們在燈紅酒綠的電影之城建立起堅實穩固的演出傳統,也成為眾人尊敬的典範。

如此成就並非一蹴可幾。在改革曲目,大量引入新音樂之初,薩洛年和洛杉磯愛樂當然遇到相當挑戰,面臨舊樂迷流失卻不見新樂迷增加,但最後他們仍然透過教育與溝通,成功改變聽眾觀點而接受當代創作。

透過長期且大量的問卷調查,他們也獲得一項驚人發現,那就是「聽眾年齡」和「喜好音樂的類型」,兩者竟毫無任何相關性可言。這顯然和許多人的既定印象相 反:一般認為古典音樂非得從巴哈、莫札特或貝多芬開始聽起,或得從「悅耳通俗」的蕭邦、柴可夫斯基,甚至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和波卡舞曲入門。

但問卷中呈現的答案,卻和如此印象天差地遠。「當然有人討厭舒曼以後的所有作品,但也有一個六歲小孩,說他一整年下來最愛的曲子是李蓋提(Gyorgy Ligeti,1923-2006)的《安魂曲》,希望下個樂季樂團能多安排一些李蓋提的曲子。」

看了各式各樣的問卷結果,薩洛年的結論是,「這世界上只有『音樂推廣』音樂會,而沒有什麼『青少年音樂會』或『親子音樂會』這種東西——你以為年輕人只能聽悅耳好聽的東西嗎?你以為小孩只會聽簡單的作品嗎?這是用自己的偏見去幼稚化聽眾。

事實上很多年輕人反而對舒曼以前的作品感到厭煩,覺得史特拉汶斯基和巴爾托克才是夠酷!對音樂家而言,我們要給與各種不同的好音樂,並且幫助聽眾了解作品,而不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聽眾可能會喜歡什麼曲子。」

薩洛年並非不指揮貝多芬,只是認為樂團應該演出所有優秀作品,而非某一時代的優秀作品。但反觀國內,無論是古典音樂或是其他精緻音樂,台灣最常見的推廣方 式就是「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不給聽眾真正的知識和教育,反以消費導向炒作短線。這種沒有根基的買賣注定不可能持久,也對藝術欣賞毫無實質幫助。看看 薩洛年和洛杉磯愛樂的成功實例以及經驗心得,我們不只應該反省,更當見賢思齊。

本文轉載自:http://www.udn.com/2010/1/31/NEWS/READING/REA8/5398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