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談「音樂導播」的素養(上)

作者:牟善如,內容節錄自2004碩士論文《探討音樂傳播在電視圖框中之視覺傳達--以交響樂為例》

這裡要談的「音樂導播」,是指電視音樂節目的導播。英國著名的導播伯頓(Humphrey Burton)就認為音樂導播的角色有些類似樂團指揮,在拍攝一部音樂影片前,必須事先研讀總譜,去思考音樂的詮釋問題(例如︰決定是要拍攝演奏著主旋律的小提琴,還是要拍攝演奏著非常有趣的對題的大提琴等。),而後為攝影師做一些指示,使其在正確的時間點到達正確的位置上,捕捉美好適切的影像。

電視是一種兼具聲音與影像立體呈現的動態媒體,其聲音和影像之間關係的一個基本教義是︰兩者應該是互相增強而不是互相牴觸的。尤其是對於音樂節目來說,導播用影像技術去詮釋的對象是〝音樂〞,如何使音樂的突出點和高低起伏能被適當地反映出來,其視覺的品味和音樂的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當然,這不可避免地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處理。

簡單地說,在製播電視音樂節目時,導播的工作就是要去創造一個與音樂相匹配的畫面。顯然地,這意味著攝影機不應該注視著在樂團中沒有演奏的樂器,或是當有一個重要的獨奏時,去注視其他的樂器。試想一下︰如果在一個長號主奏的樂段,鏡頭錯切在已停止演奏且正在倒水的法國號上,該是件多麼尷尬的事,不僅如此,觀眾對音樂的專注也會受到干擾。

對於在音樂節目的準備中,導播應該採取的對策,筆者自一些文獻中整理歸納出以下幾個重點,以供參考︰

1. 彩排之前對音樂段落的熟習是重要的。為此,在準備過程中聆聽卡帶或雷射唱片等有聲資料,將有無限地助益,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拿到實際樂譜的影本。

2. 仔細的研讀樂譜,並預先地去視覺化即將來臨的表演的每一瞬間,在開始彩排時,最好已經詳細計畫好攝影的角度和鏡頭的運作。

3. 在彩排時儘可能地出席,使自己熟知欲拍攝的音樂家們,熟悉他們的音樂和展現的風格,並做備忘錄。還有,去思考如何展現音樂家的人格特質?如何捕捉其藝術的火花?如何使觀眾產生興趣?如何適切地呈現音樂的概念、形式 …等等問題。

4. 在樂譜中寫上鏡頭的描述和指示,並加上一系列的鏡頭編號,然後交給導播的助理謄寫,製成一份可以讓攝影機貼或掛在緊鄰視窗處的「分鏡表」。分鏡表中包括有︰鏡號、機號、拍攝內容、鏡頭長度等內容。

5. 在轉播之前,導播要儘可能地與拍攝對象們碰面,讓他們知道你是多麼喜歡跟他們工作,並分享你的一些概念。假如你的表演者對你的節目有任何意見,最好早一點發現,並歡迎他們有創意的建議,使他們感覺是團隊中的一員。

然而在現實中,難免會遇到缺乏音樂素養的導播,迫於職場的需求而必須去轉播音樂節目的狀況,還有,一些著名的演奏團體,往往是過境台灣,只演出一場就離開了,導播很可能連一次完整的彩排都無法看到,就必須進行節目的錄製,甚至是做現場的直播,這該如何應變呢?有補救的方法嗎?(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