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談電視作為一個音樂傳播的工具(上)

作者:牟善如,內容節錄自2004碩士論文《探討音樂傳播在電視圖框中之視覺傳達--以交響樂為例》

根據測試,正常的人對於周圍信息的接受,百分之八十來自於視覺。因此,如果想引起大多數一般大眾對音樂廣播的興趣則需要有視覺的快感。雖然有些音樂的愛好者認為視覺是不重要的,甚至視之為干擾,但是音樂家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卻相信︰一個人聆賞音樂,同時會並用眼睛和耳朵的論點。然而生理上,耳朵與眼睛卻有著不同的偏好︰耳朵有傾向於懶惰和渴望熟悉的偏好,且會被沒有預期的事物所驚嚇;而眼睛則有傾向於無耐性的和渴望新奇的偏好,且會對重複的事物不耐煩。但不可否認的是,音樂畢竟是被寫來聽的,它的目標是耳朵,這便使得音樂節目在電視上呈現出一個特別的挑戰。

不論從音樂使用的物質材料或是存在的形式去了解,都可發現〝時間〞、〝空間〞和〝運動〞等特性的不可或缺。音樂傳播是將音樂訊息傳遞與人分享的過程,自然涵括了這些特性。

時間,可以說是音樂形式存在的關鍵因素,因為音樂形式的各種基本要素,都必須在時間過程中去進行開展與完成,但須注意︰音樂的時間是一種主觀、內在的時間,是建立在感覺之基礎上的,無法用實際精確的物理時間度量。

音樂的空間則產生於物理、生理與心理三種範疇的交互作用,作曲家藉著視覺空間(樂譜),建構出內在的音樂想像空間,透過表演者的揣摩詮釋,將其轉換成實際的音樂聲響,再散佈於欣賞者存在的物理空間中,使其產生聽覺的空間幻象。

音樂的運動與時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不論是音樂的開始、停止、進行或速度等運動過程,都必須建立在一個時間的流動中,所以,音樂中的時間和運動,其實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範疇,兩者都取決於音樂結構的內部變化,亦即音樂形式的展現過程,正是時間與運動的綜合過程,而這個過程又必須依存在音樂的空間特性中。

電視是一個兼具聲音與影像立體呈現的動態媒體,這種〝動〞的形式中包含了畫面的連續、時間的流程、空間的轉換以及聲音的合成。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在電視這個傳播媒體中同樣兼具了〝時間〞、〝空間〞和〝運動〞的特性,這與音樂的特性是不謀而合的。

簡單地說,視覺與聽覺的異質性,使得音樂節目在電視上呈現出一個特別的挑戰,但是音樂與電視的傳播共性,卻使得兩者產生共謀的可能性。電視能否成為一個有利的音樂傳播工具?除了上述的論點,在下一篇的文章中,將從生理和心理的層面,提出更多可供參考的現象和理論。(待續)

什麼是電影配樂?

原刊載於yahoo【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音樂漫談 (2006/03/04 11:44)

什麼是電影配樂?簡單地說,就是指隨著電影的放映而被聽見的所有音樂。算算電影發展的歷史,也有百年了﹗你知道嗎﹖電影發明之初,影音是分家的,因為依那時的科技水準,能製作出〝無聲〞電影已是很偉大的事了!但是沒有聲音的影像,終究不能使人感到滿足,為了讓畫面看起來更生動有趣,有人就想出了請音樂家在現場演奏的好點子,有時候只是由一位鋼琴家獨撐全場,有時候則是由整團樂隊來負起配樂的責任,這些音樂家就伴隨著畫面的需要儘量地配上一些合適的音樂,如此一來,電影果然增色不少。

在人們的期盼下,1920年代〝有聲〞電影終於誕生了,此後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便可以更精確、更密合。

如果你細心點就會發現,在現代電影中,配樂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實際的,例如劇中人在彈鋼琴、玩樂器、唱歌、聽音樂會、聽收音機歌曲、參加舞會等場景時,我們所聽到的音樂;二、是抽象的,例如為了加深電影情感的起伏、啟示劇情、或者暗示劇中人物的基本精神等種種原因而配製上去的音樂。這些音樂並不一定要另外特別去創作,他也可以利用既成的音樂,只要運用得當,效果一樣一級棒。就這樣,好的配樂會帶領我們進入一部電影的核心。

接下來要談的是電影配樂的製作流程。首先必須澄清一些觀念,我們知道,所謂電影配樂,就是指配合電影的音樂,基於這個原因,在製作過程中,所有音樂都必須等毛片完成後才能真正派上用場,不管是運用現成的音樂,亦或是特別為影片而創作的音樂,只要影片有一丁點的變動,都可能被牽連,小則修改,大則恐帕就走上撤消作廢的命運了,誰叫它是配樂呢?!

所以,在配樂之前,配樂者就必須和導演討論研究,得到清楚的概念,例如是什麼時機要用?要表達什麼?效果如何?…等等。更要精確地算出影片的時間,並作上暗號,如此才能在錄製音樂時,達到影音同步的密合效果。

成功的配樂,不但對電影有畫龍點睛的功效,也同時能被獨立地欣賞,難怪,電影原聲帶會那麼受歡迎!

(作者:牟善如 1998.7.5)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談歐美的古典音樂會電視轉播發展概況

作者:牟善如,內容節錄自2004碩士論文《探討音樂傳播在電視圖框中之視覺傳達--以交響樂為例》

歐美的大型廣播電台常擁有自己的樂團。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1936112日,開創了世界第一個公共的高解析電視服務(Public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Service ),並於1939年創立英國廣播公司電視管絃樂團(BBC Television Orchestra),而BBC的電視音樂節目,早期是以歌劇轉播為主。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NBC)1930年代末期,聘請退休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義)領導NBC交響樂團(NBC Symphony Orchestra )1948年,托斯卡尼尼指揮NBC交響樂團,在NBCStudio 8-H,展開了現場的電視轉播,當時,攝影機機位受限,只能被放在樂團的前方和側邊,用特寫鏡頭對著大師,他的臉常常充滿著螢幕,一次有數分鐘之久,攝影師的運鏡非常有限。1950年後,托斯卡尼尼電視音樂會移到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允許較大的技術彈性,攝影機可以被放置遍及觀眾席,不再被限制在拘束的地域。

另外一個大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也在1949年由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美)指揮,做了電視首演。(此次演出為美國的人權日音樂會,地點在卡內基音樂廳。) 1950年,紐約愛樂管絃樂團(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開創了電視戶外轉播。1954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CBS)製播〝大蓬車〞(Omnibus),此是伯恩斯坦電視生涯的起步,伯恩斯坦在大蓬車做了三個節目後,CBS發現了他多樣的天份,於1958年開始,製作人兼導播的英格蘭德(Roger Englander)便與伯恩斯坦密切的合作,在星期六下午跟紐約愛樂管絃樂團製播了系列的〝青少年人的音樂會〞(Young People’s Concert),藉著國家電視廣播網的播送,同時為25百萬的美國人所觀賞。在英國方面,1948BBC特別報導由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德)指揮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Vienna PO),在皇家愛伯特廳(the Royal Albert Hall)演出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實況。

1940-50年代的美國,通常為三機作業,此時的攝影機需依賴極高的亮度。1960-70年代,古典音樂節目的棚內製作興盛,增加為五或六機作業,已使用機動升降機(mobile cranes)或移動式的攝影機座(dollies),可提供立體、多視角的影像,甚至在1975年後的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現場轉播系列中,導播布朗寧(Kirk Browning)已經使用到八或九機作業了。在鏡頭(lenses)方面,1960年代,伸縮鏡頭(zoom lenses)取代四個鏡頭的轉換裝置(four-lens turret),增加了樂器特寫(close-ups)的範圍。此外,更複雜精巧的燈光技術發展和60年代末彩色電視的出現,都提供了額外的音樂要素。1977年,華爾頓(William Walton, 1902-1983,英)的第一交響曲上演,導播葛林貝爾格(Rodney Greenberg)為每一個樂章指定不同的顏色,在其詼諧曲中,亮紅色被預定給擊樂、綠色給絃樂、紫色給銅管。而同年代的電視導播蓋文(Barrie Gavin),則是將分割螢幕(Split-screen)的技術,運用在巴赫的第3號布蘭登堡協奏曲中。

隨著時間的腳步,科技的進步加上表演場地的專業配合,導播為求更豐富的鏡頭而使用更多的攝影機,例如2001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奧地利國家公共電視(Österreichischer Rundfunk-Fernsehen簡稱ORF)就動用了六部大型攝影機、四部遙控攝影機及一部小型的攝影機,透過衛星做現場實況轉播。


Haydn: Symphony No. 94

Haydn: Symphony No. 94, 'Surprise', 2nd movement


相關文章:高EQ的海頓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Haydn: Synphony Nr. 45

The New Years Day Concert held every year in Vienna.

Joseph Haydn - Sinfonie Nr. 45 in fis-Moll, "Abschiedssinfonie"
2009 concert: Wiener Philharmoniker with conductor Daniel Barenboim


相關文章:高EQ的海頓

高EQ的海頓

原刊載於yahoo【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音樂漫談 (2006/03/04 11:21)

〝低害人,巴哈都受苦〞,報紙上抖大的幾個字,照得我兩眼發亮,二話不說,就迫不及待的往裏搜尋,果然這回的非常人物都是音樂家,只是談論的多是低EQ的例子,讓人有點失望。不自覺中,記憶庫就被打開了,瞬間流竄出一個響叮噹的 名字—〝海頓〞,就是他,人稱〝交響樂之父〞的海頓,也是莫札特最敬愛的〝海頓爸爸〞。
對莫札特來說,海頓是一位溫情的父親,一位真正的導師,他毫不吝嗇地提攜著比他小24歲的莫札特,真誠地讚賞他的天才。不僅如此,對於需要幫助的人,海頓總是願意伸出援手,所以,他是一個人緣極好的音樂家。
海頓有著明朗樂觀溫和的性格,是個懂幽默又有機智的人,不信的話,去聽一聽他的音樂,你自然就明白。現在我要用兩則小故事來印證海頓的高EQ!
話說在1772年的夏天(海頓40歲), 愛好音樂的匈牙利公爵艾斯特哈基,照例帶著他的宮廷樂隊到風光明媚的別宮避暑,不同往常的是,這次公爵逗留的特別久,就是不肯回去,漸漸地,團員們都開始 想家了,可是公爵卻一點也沒有察覺大家的心情。此時,身為宮廷樂長的海頓覺得不可不為下屬們想點辦法,於是,靈機一動便寫下了著名的第四十五號交響曲〝告 別〞。
晚上的音樂會又到了,公爵滿心期待地來到大廳。這裏要先提到的是:由於十八世紀還沒有電燈,所以樂師們都是靠著譜架上豎起的一根蠟燭照明。演奏開始了,音 樂一如海頓平常的作風,一個樂章接著一個樂章輕快、優雅地進行著,公爵漸漸地不滿意了起來,心想:〝這個海頓到底在搞什麼鬼?不是說這回是一首不同往常的 交響曲嗎?〞樂曲進入第四樂章了,仍如習慣,所呈現的是一個快速的風格,就這樣進行了大約三分鐘,音樂竟然中斷了,再響起時,速度已變成有點憂愁的緩板, 當大家正覺得奇怪時,一個演奏法國號的樂師悄悄地闔上了樂譜,突然吹熄譜架上的蠟燭,抱著樂器就站起來離去了,更令人吃驚的是,隨著音樂的進行,樂師們一 個個都如法炮製的離去了,最後只剩下兩個小提琴手用微弱悲慼的聲音結束全曲,之後舞台上最後的蠟燭也熄滅了。一時,聽眾們都楞住了,當然也就沒人記得要鼓 掌囉!這時,喜愛音樂的公爵立刻明白海頓這首樂曲的含意,第二天就下令打道回府了。一場可能會發生的勞資方衝突,就這樣被善解人意的海頓用機智幽默的方式 化解了。
另外一個小故事則發生在1791年(海頓59歲), 當時倫敦的貴族喜歡搞樂隊、聽音樂,但其中有很多人其實根本就不懂得欣賞,聽音樂只是為了要顯示自己的身份和闊氣,說穿了,不過是附雍風雅罷了!所以常有 一些紳士淑女在音樂會中打瞌睡,於是幽默的海頓就想整整他們。有一天,海頓告訴一個英國朋友說:〝我正在寫一首新的交響曲,保證讓你們聽了會大吃一驚!〞 這個消息很快地就傳遍了整個倫敦,新曲子(第九十四號交響曲〝驚愕〞)發表的那天,當然許多紳士淑女都滿懷好奇地趕來赴會。
音樂開始了,一如海頓往常的曲風,溫和而優雅,聽著這優美輕快的曲調,不知覺中,一些紳士淑女又開始想打瞌睡了,當樂曲進入了第二樂章時,開始的音樂更是 寧靜,正好入眠,不料,突如其來的一聲巨響,把在場的聽眾都嚇了一大跳,當然也驚醒了夢中人,清醒的人們開始豎起耳朵注意傾聽樂曲,期待著海頓下一個驚人 之舉,可是之後的音樂只是一如往常的平穩悅耳,就這樣他們用心傾聽所有的音樂,海頓又一次成功的運用了機智和幽默,不但輕鬆地教訓了那些只會附雍風雅的貴 族,也讓他們因此而得到用心傾聽音樂的美好經驗。
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時,你會用什麼方式去化解呢?我想,一個有智慧的人,會用平和、幽默的方式去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海頓就是一個很棒的楷模,你認為呢?
(作者:牟善如 1998.5.15)
相關影音:


Haydn: Synphony Nr. 45

Haydn: Symphony No. 94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Mozart´s variations Kv265

Rafael Puyana plays Mozart´s variations Kv265 (Ah, vous dirai-je Maman--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Frère Jacques

Catherine sings Frère Jacques for Babelzone(Primary Languages Website) at www.lcfclubs.com .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Easter bells too! Enjoy!


相關文章:當童謠遇見大師


Mahler: Symphony No.1 "Titan": Movement 3

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Ukraine,Arkady Leytush,
live performance,
June 17th, 2007 at Lysenko Hall, Kiev


相關文章:當童謠遇見大師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當童謠遇見音樂大師

原刊載於yahoo【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音樂漫談 (2006/03/04 00:07)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真奇怪!〞這是一首可愛滑稽的童謠,只記得歌詞裏的老虎,一隻沒有了尾巴,而另外一隻究竟是沒有了眉毛、耳朵、眼睛或是☆◇?已記不得了!但是那簡潔有力的曲調,相信早已深深地烙在每個人的心中。

你知道嗎?這曲調原是來自法國的童謠「賈克修士」(Frère Jacques),流傳到世界各地都受到相當的喜愛,例如:在德國,曲名叫「馬丁君」(Bruder Martin),在美國則叫「你睡著了嗎?」(Are you sleeping)。儘管曲名不同,但歌詞內容多不脫原意,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傳到了中國,就變成了「兩隻老虎」,實在還真有那麼點兒奇怪!

你聽過德國作曲家馬勒(Mahler, 1860-1911)的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嗎?此曲的第三樂章是個〝送葬進行曲〞,開始的音樂是否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建議您哼哼「兩隻老虎」的曲調後,再仔細聽聽看,你會 發現:「兩隻老虎」的曲調似乎就在其中,隨著送葬隊伍緩緩前進,變得有點感傷。沒錯,馬勒的確運用了這個曲調,只是巧妙地把它轉化成小調了,卻也因此產生 了截然不同的新意義。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它的曲調也是來自法國,是一首叫做「哦!媽媽讓我告訴您吧!」的民歌,奧國的作曲家莫札特(Mozart, 1756-1791)就曾以它為主題材料,創作了一首鋼琴變奏曲(作品編號KV 265), 音樂的開始是呈現主題—「小星星」的曲調,隨後便展開了十二段變奏,除了充分展現了鋼琴的種種技法外,也變化出不同的風格趣味,例如:第八變奏的小調化, 就帶有淡淡的、小小的哀愁,而第十一變奏,除了速度的變慢外,也把小星星藏得更隱密了,尤其和之後一串串快速音符所組成的第十二變奏接連起來,便造成強烈 的對比,別有一番趣味。這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曲子,建議您花點時間多聽幾遍,試著在每個變奏中捕捉「小星星」的原形,這會很有意思喲!

「兩隻老虎」和「小星星」原本只 是兩首流傳在民間的歌謠,沒有華彩的旋律線,也沒有複雜的曲式結構,只是那麼的質樸、簡單、自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平凡可見,處處可尋,但是作曲家們卻能從 其中吸收養分,再創造出精緻動人的美好作品,這是因為他們〝用心〞,用心去傾聽,用心去觀察,用心去創作,並且不吝嗇地與我們分享。生命中本來就存有許多 如童謠般的珍寶,你發現了嗎?

變奏曲:又稱〝主題與變奏〞

通 常作曲家會以一個簡單優美的曲調做〝主題〞,接著運用各種作曲技巧加以變化,可能是在節奏上,也可能是在曲調、調性、速度、和聲、風格……等方面,不論如 何變化,每個變奏仍與主題保持一定的關聯性。所以,音樂的呈現既是分段又能連貫,是一種集變化和統一於一身的樂曲形式。

音樂呈現的順序是:主題 第一變奏 第二變奏 第三變奏 …… →第?變奏,有時會在最後加上一段尾聲(Coda)

(作者:牟善如,寫於1998.6.5,於 2006.6.11修稿,載於公視 -大會報告 No.18,2006.7)

相關影音:

Frère Jacques

Mahler Symphony No.1 "Titan": Movement 3

Mozart´s variations Kv265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音樂的魔力

原刊載於yahoo【心象藝術的部落格】分類:音樂漫談 (2006/03/03 23:36)


在瑞士中部一個叫做Muotatal的地方,長久以來,那裡的男人在趕牛入牛槽準備擠奶時,都會唱一種特別的歌調給牛聽,不但如此,在擠奶時也是不斷地唱著。除此之外,當他們讓牲畜背負乾草和木材時,也會唱這種歌調來舒解牲畜的勞累。這可是一種古老的智慧。

科學家也在實驗中發現,如果擠牛奶播放音樂給牛聽,會增加其泌乳量,並且發現牛群特別偏好旋律完整和諧、節奏明朗的樂曲,如莫札特的作品。沒想到〝對牛彈琴〞竟是那麼有反應!

另外,你聽過用音樂栽培蔬菜這檔事嗎?在印度、加拿大、美國、蘇聯、日本都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據說從幼苗起就浸淫在音樂裡的蔬菜,成長更為順利,抵抗病蟲害的免疫力也強許多。

音樂是人類獨有的產物,是人類生命情感的展現,它的魔力當然不僅止於牛和蔬菜,據說,給學齡前的小孩聽莫札特的音樂,會使他們變得更聰明呢!

由於德國納粹深信音樂是用來鼓動大眾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希特勒的宣傳大臣格佩魯斯,在每次希特勒發表演說前,總會先在會場內播放音樂,營造氣氛,使民眾不知覺的就敞開心靈等著開講,然後才請希特勒登場,在演說中希特勒還不時配合著激昂的音樂,講辭竟然也有了豐富的抑揚頓挫和節奏性,人們就在不知覺中完全信服了希特勒的主張。沒想到吧!音樂竟成為希特勒擁抱群眾的秘密武器。

下面要說的是音樂治療失眠症的故事!

在巴洛克時代,上流社會的貴族們經常罹患失眠症,他們並不服用現代人的安眠藥,而是請人在寢室的隔壁房間演奏一些催眠音樂。當時住在德勒斯登的凱撒林克伯爵也經常失眠,他自己便培植了一個專屬〝催眠樂師〞,名叫郭德堡(Goldberg,1727-1756),郭德堡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擁有很高超的大鍵琴演奏技巧,但這是一件苦差事,因為他總是得在深夜裡抵抗著瞌睡蟲的侵擾,彈著一首首徐緩的催眠音樂,日子一久,郭德堡也感到吃不消了。 於是,他就找老師佛利德曼(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1784,是巴哈的長子)想辦法,商量的結果決定委託巴哈作曲,由於巴哈曾受惠於凱撒林克伯爵,且郭德堡也是巴哈的學生,巴哈深知他的演奏技巧,所以便一口答應了。很快地,巴哈就完成了有名的郭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en),全曲共有三十個變奏,中間如不休止的演奏就需要花費約50分鐘的時間,經試用後,果然能使伯爵酣然入睡,由於曲子的技巧豐富且變化多端,郭德堡也不用再擔心自己會先夢周公而造成失職,巴哈也因此得到伯爵的重賞。

近年來,歐美日各國開始興起音樂治療的風氣,臨床實驗發現,有時音樂的治療效果更勝於真實的藥物。音樂治療師運用音樂治療自閉症兒童、氣喘、偏頭痛、高血壓等疾病,也用音樂對抗壓力、安定情緒,更發現音樂有減緩老年癡呆症,增強記憶力的功效。的確,音樂具有神奇的魔力,可曾想過:如此神奇的魔力如果施展錯誤,造成的傷害是不是也很可怕?!

最近英國的一個實驗室,用小白鼠做了一個實驗,首先他們製作了一個小迷宮來訓練一群小白鼠走,直到每隻小白鼠通過迷宮的時間皆約為十分鐘時,便停止訓練。接著,他們把小白鼠分成兩群,一群每天聽十小時的古典音樂,另一群每天聽十小時的重金屬音樂。經過一段時間後,把小白鼠們重新放回迷宮中,結果發現聽古典音樂的小白鼠只花了90秒的時間就通過了迷宮,而聽重金屬音樂的小白鼠則需要一個小時才能辦到。最後,這個實驗被迫中止,因為聽重金屬音樂的小白鼠後來竟然開始自相殘殺。

坦白說,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是好的、有益的,重金屬音樂刺激強大的音壓,固然可以提供意一時的宣洩,很是過癮,但我們的身體並不容許長時間暴露在如此高分貝的聲響中,因為過大的音壓很容易的會傷害我們的聽覺。

許多人在搭公車時,總是喜歡兩耳塞著耳機,因為公車上的噪音很大,隨身聽的音量也就不自覺的越開越大,渾然不知自己已陷入失聰的危機中。真是一件必須小心注意的事。

如果你是考生,在這裡要提供一個秘方,據說巴洛克音樂可以安定考生的心情。當然,你可以先選1、2首自己喜歡的熱門音樂宣洩一下,接著,試著聆聽巴洛克音樂,這對情緒的安定和沉澱有不錯的效果喔! ( 作者:牟善如 19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