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馬勒魅力 專家怎麼讚賞?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
010.11.28 03:02 am

今明兩年都是馬勒年,因為今年是他誕生150年,明年又是逝世100年。來看看這位相對於今年誕生200年的蕭邦、舒曼來說,聆聽難度較高的作曲家,在諸位專家學者眼中,到底有什麼魅力?

呂紹嘉:精神性的極致體會

● 呂紹嘉(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馬勒的音樂包羅萬象,從最細微深刻的感受,到最宏大的宇宙性效果,都可在他的交響曲聽見,那是精神性的極致體會。人是有限的個體,透過藝術,卻能在剎那間見永恆,馬勒音樂正能給予這種機會。若來人世一遭,卻錯過在馬勒音樂中發現豐富世界,會非常可惜。

馬勒特色

馬勒的音樂美學走在時代前面,要在百年後才對了世人脾胃。他的音樂異質性很強,我們聽古典時期如莫札特的音樂,會發現音樂往同一個方向直線前進,馬勒的樂 曲則由多種元素組成,如軍樂、猶太音樂、俚俗樂曲,聆聽時常會覺得,好像音樂明明往前走,卻突然橫過一支莫名其妙的樂隊。

這種拼貼各方歧異的音樂特色,來自馬勒的人生際遇。他生於阿爾卑斯山上窮困的猶太家庭,附近有軍營,也常會聽到鄉間比較差的樂團,最後他把聽到的音響都融合在創作裡。早期的作曲家,不會把現實中不美的聲音放入音樂,馬勒則從自身經歷出發,認為音樂不只是美好的聲音。

如此特色,和現在不視古典音樂高高在上、大玩跨界大眾的音樂美學,非常相似,都富「剪貼感」。然而在百年前,很少人能接受馬勒不經美化、就將原始的音樂元素放進樂曲的作法。

例如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中,他將法國童謠「雅各兄弟」(國人改為「兩隻老虎」)的曲調,轉成送葬進行曲,就被人覺得不倫不類。但這其實是馬勒一種「很猶太」的冷笑話,反過來諷刺人生苦難。

偏愛曲目

我在第二及第三號交響曲中,個人的感受最能得到共鳴,聽眾若從一開始一直聽到最後合唱時,會達到天人合一的感覺,心靈得到很大的超越,體會到人雖渺小,但有更大的東西在上面支持。

巴赫的音樂也很超越,但那種純粹沒有漸層,馬勒則是經歷人世喜怒哀樂後,終於得到洗滌,猶如超脫之旅。

我也很喜歡第九,尤其是第四樂章,就像一場綿延不絕的告別,那情懷讓我非常感動。他似乎預知自己不久人世,滿懷不捨又淒涼的情緒,向世間種種一一道別,不管那曾帶給他喜悅或悲哀,果然他於翌年離世。

推薦馬勒音樂

不熟悉馬勒的聽眾,可先聽他的歌曲,像「少年的魔號」。這些源於同名詩集的歌曲,不但短,又有歌唱旋律和歌詞,詞曲還都傳達出馬勒的世界,主題與思想遍布馬勒所有交響曲,是了解馬勒最正確也最便捷的路。


劉岠渭 :體驗交響曲最高峰

● 劉岠渭(音樂學者、樂評)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馬勒是古典交響曲的終結者,聽了馬勒的交響曲,可說體驗到交響曲最高峰,再聽後人作品,只會覺得沒勁。

光是從表面看來,馬勒交響曲的長度、編制就無人出其右,一般交響曲是四個樂章,但馬勒常寫到六個樂章,第三號原本還寫成七個;樂章也很長,例如第二號復活,第五樂章長達30、40分鐘,抵過莫札特一整首交響曲。再如第八號千人交響曲,用了至少三個合唱團和一個管弦樂團。

馬勒還把交響樂變成是人聲和管弦交織、不再只有管弦樂。貝多芬第九只在最後一樂章加入合唱,馬勒的交響曲卻多半有人聲,這種結合各種樂器及人聲聲部、將樂句層層推進,以多樂章及長時間累積出音樂厚度與強度的功力,無人能及。

再從音樂內部看,馬勒音樂呈現的情感,都是世紀末特有的頹廢感、誇張到極致的情緒,這裡說的世紀末,特指19世紀末維也納獨特的藝術氛圍,是種當時西方藝術發展到頂點、反而升起的頹廢現象,經由馬勒以表現主義的強度刻畫,揮灑到淋漓盡致。

舉例來說,他的交響曲除了第四號,都有送葬進行曲,這種不由自主的安排,反映馬勒思維。頹廢感和誇張情緒更遍布樂曲,比如第一號第二樂章原本如圓舞曲,忍不住就會跑出頹廢感;不時出現銅管尖叫,則聲嘶力竭表現情緒。

如此音樂當然也和馬勒經歷有關。他小時家境極差,又是飽受排斥的猶太人,從小經歷一般孩童無法承受的事,所形成的特殊音樂人格,也在音樂盡現。

馬勒特色

馬勒的音樂非常豐富,常表現三種心境。首先,當他的音樂顯得激烈、粗暴,往往是他面對世紀末現實狀況的直接反應;第二,當他面對打擊,音樂會出現逃避,彷彿極力躲藏進童年生活,回到昔日;第三,他的音樂也常表現對不可知世界的憧憬,一種對彼岸、對來生/來世的盼望。

偏愛曲目

馬勒是我最喜歡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寫盡千萬種細微的情感,一聲聲都打進我心坎。他的作品我幾乎都喜歡,九大交響曲已全講解、錄影完,第一、第二號已出DVD。

推薦名盤

以全集來說,我推薦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版,不過第四號,我特別推薦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和女高音瑪蒂絲合作的版本,她在最後一樂章唱得極好,無人可超越;第五則以伯恩斯坦和維也納愛樂版最佳。 


羅基敏:音樂主題含天地人

● 羅基敏(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馬勒是音樂時代的承先啟後者,國外許多音樂愛好者只聽現代音樂,嫌古典音樂太老、最多只聽到德布西,卻會去聽馬勒,因為馬勒雖屬浪漫時期,卻有很多不浪漫的東西,比如不協調和聲、非傳統的配器編制,都具開創性,對維也納第二樂派如荀貝格等人影響極大。

馬勒特色

聽馬勒需要年齡,他的音樂主題廣含天地人,描寫的都是他關心的身邊事,他擅長用不同聲部交織很多音樂絲線,但主軸仍可掌握,就像人生總會同時經歷很多事。這種「很人間」特色,讓許多人聽馬勒音樂,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另外,馬勒很注重音樂的空間感,他的交響曲往往編制龐大,還加入打擊樂,聲部高低卻又清楚分明,許多音響發燒友因此特愛拿馬勒交響曲當測試片。

偏愛曲目

我特別喜歡馬勒第一,有種年輕的活力,彷彿大好人生正在前方,希望猶在。馬勒第五及大地之歌也很好,尤其是大地之歌,歌詞引用德國詩人兼翻譯家貝德格自由編譯的中國詩,包括李白、王維等人,非常特別。

推薦名盤

布魯諾‧華爾特指揮的版本,尤其是他和女中音費莉亞1947年合作的「大地之歌」,費莉亞當時已得癌症,自知來日不多,現場演唱完淚流不止,讓聽者也不禁淚流。


水藍:他的音樂像一本書

● 水藍(新加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藝術顧問)

非聽馬勒不可的理由

若說海頓是交響樂之父,馬勒就是交響樂之王,他的交響曲登峰造極,和他之前、之後時代的作品形成明顯對比。

1911年結束後,世上再沒出現這麼宏大的作品,他的音樂就像一本書,他的人生、他的時代都在裡面,愛與死則是最大主題,讓聽眾每次聽完,都感到非常滿足。

偏愛曲目

我特愛馬勒第六和第九交響曲,馬勒私底下常懷恐懼、非常迷信,他寫第六時,才剛結婚生女,又在維也納宮廷劇院當藝術總監,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但他卻彷彿預感到未來,把第六寫成最悲傷的音樂。

現實中,他樂章中彷彿三把命運大槌的聲響,不久也應驗:第六寫成後翌年,他失去維也納的職位,女兒遽逝,自己還得了嚴重的心臟病。

然而他人生中的苦難,在死前一年寫的第九中,都彷彿被洗淨。聽第九,好像可以看到他對死亡非常平靜,對所愛的人、自小生長的森林、熱愛的音樂等,一一平和地揮手告別,雖然因為仍懷著對生活的熱愛,難免有掙扎,最後還是都放下。

馬勒第十也很有意思,我和新加坡交響樂團的錄音剛由英國唱片Avie發行,由於馬勒逝前只寫了慢板樂章,我採用的是美國學者卡本特續譜的版本。

推薦名盤

伯恩斯坦、阿巴多、拉圖指揮者。

本文轉載自【2010/11/27 聯合報】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6000368.shtml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A Universe of Sound: Recording Mahler's Symphony No. 8


這是最近做一個錄音教案時,搜尋到的一段影片,

每每看著這樣的影片都會小小的激動一下,

在台灣,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擁有這樣的錄音條件與Teamwork~

。。。羨慕。。。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Departures-送行者


聽了眼眶會不自覺泛淚的音樂~




很喜歡這部電影所傳達的生命觀。。。

這首音樂扣人心弦,加上了歌詞,

更明白地傳達出許多說
不出的情感。。。